【问题】 胡仔在《苕溪渔隐丛话》中说:“中秋词,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余词尽废。”请结合这一评论,赏析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胡仔在《苕溪渔隐丛话》中说:“中秋词,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余词尽废。”请结合这一评论,赏析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正确答案:(1)词人对月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感到愤懑,于是有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的发问和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”的困惑。(2)词人因人生短暂而希望“乘风归去”,但又意识到月宫并非毫无缺憾的乐土,而是一个“高处不胜寒”的寂寞凄凉所在,于是宁愿生活在人间,于是将情感的流程延伸到了下片,引出因兄弟长期分离造成的苦恼和人生不得圆满的怅然。(3)词人因人生短暂而希望与月同寿,又因月宫的寂寞而宁愿与人同在,在“此事古难全”的自我解脱后,真诚地希望“人长久”,一波三折地表达出了秋怀人的主题。

题目解析:本题出自东北农业大学,东北农业大学大学语文,由丰阳塔题库搜集整理。